标准,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天津公路行业根据“津心养护”的理念和需求,建立“津心养护”标准体系,重点包括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夯实“津心养护”基础支撑,编制完善路基养护、路面养护、桥梁养护、隧道养护、交通设施养护、绿化养护等相关标准,促进了公路养护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为充分体现标准在支撑公路事业发展中发挥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遴选部分标准案例作以展示。
桥梁加固、路面修补、积雪清扫、绿化修剪……您驾车行驶在公路上,一定见过养护工人正在辛勤的从事上述养护作业,各种各样的安全设施屡见不鲜。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为交通运输保驾护航,对于提升公路安全性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路段施工期间发生的事故是非施工期间的2.7倍;施工期间事故的经济损失是非施工期间的3.8倍。《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聚焦交通安全,提升了公路养护期间的安全性,改善了驾驶员的行驶体验。
《公路养护作业安全设施设置规范》总结了我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公路养护施工作业安全设施的实践经验,对作业控制区构成、安全设施类型、安全设施设置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标准化促规范、以规范化保质量,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G233克黄线天津段起于河北兴隆界,止于河北黄骅界,全线235.775km,是我市重要的南北向过境通道,沿线与多条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以及区县级公路相交。曾根据规范要求开展临时通行车道渠化工作,对正在维修的区域进行封闭,设置防撞、警示设施,并在相关道路邻近路口设置告知标志,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及施工安全。对比规范实施前的其他项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车辆通行效率提高了8%-12%。
随着现代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增长,停车难问题凸显,影响了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行和市民的出行体验。《停车场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技术要求》的发布,推动了ETC停车场的建设,力求为司机提供更加便捷的城市出行体验,同时为运营单位提供更高水平的资金安全保障。
天津地区已开展多处试点项目。按照技术标准建设的ETC停车场的建设具有以下优势:
高效便捷,司机无需停车排队等待收费,车辆可快速通过缴费,大大提高了停车场的通行效率,节省了司机的时间成本。
资金安全,ETC收费系统采用电子支付方式,减少了现金交易,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失误等问题,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安全性。
节省资金,标准的统一避免了重复性的建设,节省了建设资金。同时也提高了停车场接入的调试速度。
管理智能化,通过ETC系统收集的数据,运营单位可以对停车场的运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节省了停车场管理的人力,加快了停车场资金结算。
SBS改性剂是道路领域应用最多的聚合物改性剂,可以全方位提升道路沥青的性能。大量研究表明,SBS改性沥青中改性剂的掺量对沥青质量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多地规范都对SBS掺量设置了下限值,由此出现了一系列基于电化学、相对分子质量、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的SBS掺量检测技术。
《改性沥青SBS含量检测技术规程(红外光谱法)》提出了改性沥青SBS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对SBS改性沥青中的改性剂掺量进行检测,从而控制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实现对生产商的质量管理与监控,进一步加强对项目质量的把控。
《改性沥青SBS含量检测技术规程(红外光谱法)》的发布实施使得改性沥青SBS含量检测过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有助于提高改性沥青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了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并为技术在公路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和标准依据,助力“津心养护”品牌建设,有效提升了公路质量管理水平。